| 聚吡咯包覆二氧化钛纳米自修复微胶囊制备及其形成机制 |
| 许潇雨; 李丹丹; 管勇; 冯立明
|
| 2016-10-20
|
发表期刊 | 表面技术
 |
期号 | 10页码:129-134 |
摘要 | 目的以聚吡咯为有机囊壁、纳米二氧化钛为无机囊芯制备粒径均一的纳米级自修复微胶,并探讨其形成机制。方法采用化学氧化法于超声环境中制备出有机/无机复合自修复微胶囊,利用SEM、FT-IR和XRD等方法,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微胶囊粒径、形貌、结构的影响。结果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聚吡咯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包覆,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(SDBS)和超声波作用下,吡咯单体以纳米二氧化钛为核心聚合,形成具有纳米晶结构的聚吡咯囊壁,进而获得粒径均一、直径约为100 nm的球形PPy-TiO_2复合纳米微胶囊。结论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二氧化钛粉体表面的化学吸附,形成了有机修饰层,从而可在有效抑制纳米二氧化钛自... |
部门归属 |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; 海军装备研究院
;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|
关键词 | 自修复微胶囊
腐蚀防护
聚吡咯
纳米二氧化钛
乳化剂
|
资助者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51201169)~~
|
文献类型 | 期刊论文
|
条目标识符 | http://ir.imr.ac.cn/handle/321006/76124
|
专题 |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
许潇雨,李丹丹,管勇,等. 聚吡咯包覆二氧化钛纳米自修复微胶囊制备及其形成机制[J]. 表面技术,2016(10):129-134.
|
APA |
许潇雨,李丹丹,管勇,&冯立明.(2016).聚吡咯包覆二氧化钛纳米自修复微胶囊制备及其形成机制.表面技术(10),129-134.
|
MLA |
许潇雨,et al."聚吡咯包覆二氧化钛纳米自修复微胶囊制备及其形成机制".表面技术 .10(2016):129-134.
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