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R OpenIR
Nd_2(Fe_(1-x)Nix)_(14)B和Pr_2(CoryNiy)_(14)B三元系列的相关系、相结构及磁性
谢金强
学位类型硕士
导师庄育智
1987
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摘要用差热、金相、X-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及磁性测量诸技术,研究了Nd_2(Fe_(1-x)Ni_x)_(14)B和Pr_2(CoryNiy)_(14)B克元化合物的熔化行为,固态转变,室温相组成,结构及磁性。紧镍置换铁或钴,在室温下四方结构Nd_2(Fe,Ni)_(14)B相或Pr_2(Co,Ni)_(14)B相稳定浓度极限为x(y) < 0.3。Nd_2(Fe,Ni)_(14)B的点阵常数(a,c)随镍浓度增加而减小,Ni很可能优先占据Nd_2(Fe,Ni)_(14)B化合物中的4C和16K_2、16六晶位;Pr_2(Co,Ni)_(14)B的点阵常数随溴浓度变化不大,Ni很可能优先替代某些晶位上的钴原子。它们的室温相组成和结构在x(y) = 0.6-1.0 范围内很相似都呈三相,高温都存在固态相变,(2:17)相共析分解为(1:5)相和α-固溶体,相变温度随镍浓度增加而降低。而x(y) = 0.3-0.5时,而三元化合物的相组成则明显不同。三元化合物Nd_2(Fe_3Ni)_(14)B的居里温度随镍浓度的增加而升高,其饱和磁化强度随镍浓度增加而降低;Pr_2(CoNi)_(14)B居里温度随镍浓度的增加而降低,在较高温度均发生磁转变,这可能与场磁化方向发生变化有关,转变温度随镍深度的增加而减小,这可能是镍降低了谱亚点阵的各向异性之故。
页数44
语种中文
文献类型学位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://ir.imr.ac.cn/handle/321006/17292
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谢金强. Nd_2(Fe_(1-x)Nix)_(14)B和Pr_2(CoryNiy)_(14)B三元系列的相关系、相结构及磁性[D].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.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,1987.
条目包含的文件
条目无相关文件。
个性服务
推荐该条目
保存到收藏夹
查看访问统计
导出为Endnote文件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谢金强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谢金强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谢金强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