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R OpenIR
掺铜的硫化锌缺陷结构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
秦禄昌; 李斗星; 郭可信
1984-08-28
发表期刊电子显微学报
期号4页码:13
摘要<正> 掺铜的硫化锌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。其发光性能与晶体缺陷有密切关系。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可以直接观察晶体缺陷结构。硫化锌晶体结构有立方闪锌矿(Z)与六角纤锌矿(W)两种。图1是两种结构共生的高分辨象,分别用Z及W表示相应结构。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沿密排方向的原子排列规则不同:闪锌矿结构为ABCABC……(3 R)排列;而纤锌矿结构为ABAB……(2H)排列。象中每一个亮点代表由一个硫原子及一个锌原子组成的原子团。在掺铜的硫化锌晶体中,微孪晶的密度很大.如图2及图3(T)所示。孪晶面为(111)。图3中还有典型的扩展位错(S),位错的柏氏矢量为b=1/6[112]。此外,还观察到有4H、16H、12R、36R等多种长周期
部门归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,
关键词高分辨电子显微术:6168 硫化锌晶体:5148 缺陷结构:4295 掺铜:2897 原子团:1381 发光材料:1217 发光性能:1204 晶体结构:1189 晶体缺陷:1180 高分辨象:966
文献类型期刊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://ir.imr.ac.cn/handle/321006/29736
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秦禄昌,李斗星,郭可信. 掺铜的硫化锌缺陷结构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[J]. 电子显微学报,1984(4):13.
APA 秦禄昌,李斗星,&郭可信.(1984).掺铜的硫化锌缺陷结构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.电子显微学报(4),13.
MLA 秦禄昌,et al."掺铜的硫化锌缺陷结构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".电子显微学报 .4(1984):13.
条目包含的文件
条目无相关文件。
个性服务
推荐该条目
保存到收藏夹
查看访问统计
导出为Endnote文件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秦禄昌]的文章
[李斗星]的文章
[郭可信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秦禄昌]的文章
[李斗星]的文章
[郭可信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秦禄昌]的文章
[李斗星]的文章
[郭可信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